从SNEC光伏展看光伏+建筑

Source:太阳能发电网

6月4-6日,一年一度的SNEC 国际太阳能光伏展览会在上海如期举行。作为行业的风向标之一,SNEC光伏展往往隐藏着一些行业发展的新动态和新趋势。在此,笔者以所见所闻试着管窥一二。

 

光伏产品应用形式多样化

 

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,给了光伏产品应用形式和效率提升更大的压力,而探索新的赢利点和新的发展方向,也成为摆在光伏从业者面前的一道必选题。

 

 

 

本次展会,作为绿色能源的创新发展,BIPV成为新的亮点,腾晖、英利、汉能、龙焱等多家知名企业以其丰富的光伏产品应用形式和解决方案,为光伏应用普及提供了新的思路,同时也刷新了外界对于光伏应用的一些固有认知。

 

 

腾晖光伏

腾晖光伏以“筑光绿建,驱动未来”为主题,以全新的BIPV解决方案和晖系列产品,首度展示了绿色低能耗建筑场景下的组件产品,以大硅片、铸锭单晶、异质结等技术演绎组件产品的新热潮,创造性地推出PV-W系列的晖耀、晖昊、晖顶三款组件,将光伏组件与建筑材料融于一体,针对不同场景下的BIPV的应用,为光伏行业和建筑行业带来共赢,一经推出便获得现场经销商的强烈认同。

集美貌与耐用于一体的新品晖耀,采用晶硅电池替代传统屋顶瓦片,拥有优异的密封性,增加其使用寿命。产品材料上运用高透曲面玻璃,具有多样化颜色选择,通过人性化的便捷设计,两小时即可完成安装,适用于多种建筑风格和应用场景。

 

 

PV-W系列新品晖昊,使用光伏夹层玻璃设计,替代传统玻璃幕墙,满足20%~60%的透光率需求。组件产品通过国家强制3C认证,2倍IEC标准环境等测试,可选择彩色PVB封装,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幕墙与采光顶。 

在车棚、农业大棚等其他公共空间应用上,晖顶产品采用光伏模块化边框和夹层玻璃设计,安装简便,具备A级防火特性,较常规组件产品可靠性更高。

在展会现场,来自中亿丰建设集团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、TUV 南德、南京能福建筑科技等多位业内专家一致认为,相较于传统的光伏电站,晖系列BIPV应用产品充分利用有限土地资源,为客户带来更多价值,给行业带来新的增长点,市场前景可期。

英利嘉盛

英利瞄准“晶硅光伏+建筑”领域,不断拓宽光伏在建筑上的应用场景,推出了符合建筑测试标准和规范要求的光伏幕墙“青砖”、光伏曲面瓦“黛瓦”、全玻组件“琉璃”等系列产品和解决方案。

“青砖”造型设计传承了“浑朴厚实、庄重大方”的秦文化精髓,颜色青白相间、形制规整,是一种兼具砖墙功能与发电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。“青砖”作为一种生态建材,既能隔音降噪、保温、隔热,又能发电,主要适用于仿古建筑,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。

 

兼具发电与砖墙功能的“青砖”

 

兼具现代建筑审美与高发电性能的“黛瓦”

 

 

“黛瓦”解决了晶硅电池片难于弯曲的行业难题,是业内首款采用超薄柔性晶体硅光伏电池技术的曲面瓦,通过适应曲面封装的工艺,将晶硅光伏电池与高透光玻璃相结合,开发出兼具现代建筑审美与高发电性能的系列产品,可以完全替代各类传统屋顶瓦。

BIPV全玻组件因其优异的发电性能、可靠的安全性能和时尚新颖的外观,能与建筑实现完美融合,因而被广泛用作采光顶、幕墙、围栏、遮阳栏等。英利推出全新升级版彩色全玻组件——琉璃系列,还有包括光伏+智能声屏障等在内的各种光伏+应用产品,展示了在光伏+智慧交通等各类光伏+领域的领先应用实例。

“我们展示出‘光伏+’各种应用场景的诸多可能和无限空间。在技术、数据和服务等诸多优势叠加下,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把清洁能源带入每个家庭、每个组织、每座建筑,构建万物发电的零碳世界。” 英利能源科技集团总经理刘丁涛表示。

 

 

汉能

汉能在本次SNEC上集中展示了汉瓦、汉墙、汉砖等发电绿建产品,并提出了"建筑造能"理念。

“汉瓦”是基于柔性薄膜太阳能技术,将柔性铜铟镓硒(CIGS)薄膜太阳能芯片与高透光玻璃相结合,兼具实用性和高效发电性能的一体化新型发电瓦,除了具备普通瓦片防水、隔热的基础功能,还具有玻璃般的视觉效果。

据介绍,汉瓦厚度仅有6.5毫米,抗压指数为每平米240千克,能够抵挡冰雹等恶劣天气,可在最高湿度85%、零下40度到零上85度的温度环境下正常工作,瓦片还拥有出色的防火能力,燃烧性能符合平板建筑材料及制品B1级要求,可全面替代各类传统屋面瓦。

 

 

而基于同样原理打造的汉墙等新型绿色建筑材料,除了具备传统屋瓦和玻璃幕墙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外,在保持原有现代建筑平面功能、布局不变的前提下,将不同形状、颜色、透光率的薄膜太阳能组件搭配使用,在兼顾建筑内部需求及环保效益的同时,还可展现美学设计的魅力。

此次展会亮相的发电绿建新品汉砖,实现了薄膜太阳能技术与路面材料的有机融合,不但能够进行基本的能源转化、储能以及供电,而且未来有望与智慧物联、智能驾驶、汽车自动充电等技术互联,从而使太阳能与智能交通实现深度结合。

 

 

减少能源消耗的最好办法就是创造能源,汉瓦、汉墙及汉路等新型BIPV发电绿建产品,使传统耗能建筑转化为产能化的绿色建筑及零碳建筑成为可能。

绿色建筑:光伏应用的新未来

2017年,住建部发布印发《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“十三五”规划》的通知,要求全面推进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。在当前国家大力倡导节能减排、追求绿色环保的发展背景下,发电绿建产品的广泛应用将成为节能降耗的现实选择,随着技术的进步,在智能创新驱动下,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率都将迎来快步提升。

纵观今年的展会,从组件到配件辅料,从整体解决方案到智能解决方案,从传统模式到新兴服务业态,从大型地面电站到户用新产品,从光伏转向BIPV,还有更多零零总总全新而多样的光伏创意,无一不是以探索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为核心目标。

据悉,为推进光伏平价上网,许多光伏企业都在潜心研发具有发电功能的各种生态建材产品,探索光伏+建筑的各种应用场景的诸多可能,作为光伏与建筑的完美结合,BIPV兼具高效、经济、环保等众多优点,能展示光伏在建筑领域应用的无限生机和潜力。

南京能福建筑科技董事长郑毅表示,此次参展的一些发电绿建产品,重新定义了传统建材,让建筑更生态、更节能,在降低建筑能耗的同时,推动了绿色建筑进一步发展。而光伏+发电建材的融合,能够扩大光伏产品的应用场景,随着科技的进步,光伏+建筑将成为推动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。

中国建筑科学研究所所长王志东认为,在BIPV相关产品的不断亮相、普及之下,将带动更多群体认识到光伏建筑的价值。本次展会的BIPV产品身上,集中体现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,从发展看,通过光伏与建筑的深度融合,将会引领人们的生活向绿色、生态、智能方向升级,从而推动建筑节能,助力光伏高质量发展。(文/王捧生)